侦察与监控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8-07-06 16:41:50 1007人浏览
无人机最早使用于军事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人机军用转警用、民用已成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存在着警力配备不足、警用装备技术含量低、多警种协同作战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然而无人机的使用弥补了一些警务工作中的遗憾,可以在公安的多个领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适应当前刑事侦查工作的新形势,加强对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多方位处置,部分地市的刑侦部门配备了无人机,将无人机应用到打击刑事犯罪工作中,以满足日常刑侦实战工作中的侦查取证、现场勘查、跟踪布控和协助抓捕等新需求,实现侦查改革创新的新模式。
无人机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
(一)现场勘查
在刑事案件现场,通常需要拍摄现场方位图、概貌图和细目图来记录和展示现场方位、周围 环境、进出路线、现场物证等信息。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大范围展现案件现场全景样貌,通过调节飞行高度和镜头焦距可对重点关注区域和物证进行概貌和细节摄录,在完成现场记录的同时还可实现现场的初步搜索。在野外现场中,无人机拍摄的现场图片可以直观地展示尸体状态、周边环境,最便捷地获取现场信息。在大范围、涉及多个现场的案件中能够直接展示多个案发现场的位置关系,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案发前后的活动轨迹和路线提供依据。
无人机搭载红外摄像头还可在夜间和照明条件差的情况下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和搜索,结合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实现案件现场三维高精度重建和测量,为案件分析研判提供更加立体和直观的现场信息。
(二)侦查取证
当侦查区域较大、地形较为复杂或者由于社会因素等方面限制不利于人力进行实地侦查时,人机能够担负起代替人工进行侦查取证的任务。
无人机利用装载的照相机、摄影机、微光夜视仪、红外扫描器和雷达等设备,实现侦查和取证功能。在破获刑事案件过程中,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已经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但却因为是人群密集的居民区,或者是在小区的高层建筑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侦查工作 的进一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侦查员一不小心就会打草惊蛇。如果警方利用无人机在高层建筑或者密集的居民区开展高空侦查,通过无人机传回实时的视频和图片信息,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居住环境,甚至是室内情况,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暴露的几率。
(三)跟踪布控
刑侦部门在办理一些重特大系列案件,特别是流窜跨省的侵财案件中,通常出现犯罪嫌疑人 结伙作案的情况。在这类案件中,往往需要侦查人员掌握团伙成员的组织结构、作案规律和落脚点后才能一网打尽。实践中,侵财案件一般发生在市区人群比较密集的区域,由于该区域人流量大、情况比较复杂,相关侦查工作一是需要大量警力,二是一旦某环节出现问题,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会迅速消失在人群中,导致目标丢失。这时,如果警方利用无人机在高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跟踪,再根据相应的位置信息结合回传的视频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特征 锁定,即可确认目标。在一些复杂环境中,还可以根据现场视频信息和定位数据,结合警务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布控和制定抓捕方案。
(四)协助抓捕
无人机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犯罪嫌疑人脱逃时,通常选择晚上,且人员稀少,地形复杂区域,这无疑给抓捕行动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这时,搭载热红外相机的无人机能够快速抵达事发现场,根据任务特点,选配多媒体采集系统、高清摄像机等,对现场进行高质量热图像采集以及实时音频采集,并及时传送到指挥中心,供指挥者进行判断和决策,使现场处置工作组的调查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信息获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案件侦办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今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打击刑事犯罪违法活动中,空地联动的立体化预防和打击机制是未来刑事侦查工作模式发展的大趋势。总之,对案件的及时发现、对警力和警务的精确制导、对现场和态势的实时监控、对证据固定和现场重建的独特视角、对作案轨迹和路线的捕获、对犯罪嫌疑人的锁定和抓捕等,无人机都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其发挥的作用也必将是无可替代的。
contact us
联系我们